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國軍有430萬部隊,實力真的很強?老蔣自己都被虛高的數位給騙了

2024-05-11歷史

1946年夏天, 蔣介石可謂「春風得意」,他認為自己的數百萬大軍完全可以徹底將中共部隊逼上絕路,歷史將會證明「優勢在我」。

他也沒想到,短短3年過去,解放戰爭的局勢就已徹底塵埃落定,蔣介石或許最終都無法想通,擁兵430萬的他為何最後做了「島主」。

戰爭預判決定戰略眼光高低

抗戰勝利確實讓國民黨發了一筆「橫財」,他們接收了侵華日軍的幾乎全部裝備,這就意味著: 收繳武器就能使得國共雙方在兵力上被拉開差距。

此外,更要命的是蔣介石不僅從日本人那裏撿走了很多裝備,他還獲得了杜魯門政府的援助,從杜魯門後續的發言中也能看出,他是非常希望蔣介石打贏這場中國內戰的,這也方便於他們威脅蘇聯。

根據數據來看,比起日寇投降前,解放區擴大了兩三倍、人口增加了一倍半、兵力技術都得以提高、幹部信心提升。

內戰全面爆發,雙方領袖的戰略思考都是決定戰局的關鍵因素,蔣介石把裝備看得很重要,始終認為只要有了先進的裝備,就一定能奪取勝利。

毛主席的思考也非常全面,他非常清楚國民黨的薄弱環節在哪裏。

「能夠戰勝蔣介石」是毛主席給出的結論,那麽在多久後才能戰勝蔣介石就成為了大家思考的問題。

可將百姓再度推入戰爭泥潭是毛主席不願意看到的結果,蔣介石非要打,那也不能不打。

最初,毛主席認為需要5年到10年甚至是15年才能打倒蔣介石。

這樣的說法並非毛主席突發奇想,而是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得出的結論,信心是大家都需要的,可更重要的是要立足於實際,不能讓戰士們白白流血。

蔣介石這邊可謂信心十足,他仗著兵力和裝備優勢,在7月到10月間便占領了縣級以上城市153座,解放軍只占領了48座縣城。

不過,在具體的作戰中,國民黨部隊的能力確實要弱很多:他們在4個月中損失了30萬,解放軍損失了12萬。

有一個很重要的細節:一些國民黨人員被俘後會加入解放軍,而解放軍被俘戰士很少。

這些都能印證一個觀點:按照趨勢推測,只要能夠堅持下去,戰爭就能取得最終勝利。

蔣介石打仗有個「理論習慣」,那就是只要占領了大城市,就是一個巨大的勝利,在他的眼裏,解放軍打仗這麽多久卻沒辦法占領城市,這就是個「致命弱點」。

因為他認為沒有城市生產作為補充,部隊就沒有辦法獲得持續的戰鬥力。

這表明了他壓根沒有真正理解中共軍隊的作戰思維,很多年以前,毛主席就制定了農村作為根據地。

劉少奇的觀點在當時看來也比較「激進」,他在保衛延安的部隊講話當中說:「蔣介石的正規軍共有246個旅,已經投入了218個旅用於進攻解放區,現在已經被消滅了57個旅,只要再堅持一年半,蔣介石就會倒下,那麽在未來兩三年內取得勝利是極有可能的。」

事實的情況,也在不斷拋棄蔣介石。

1947年春天,蔣介石的全面進攻計劃基本失敗了,他本人非常生氣,於是便朝著山東和陜甘寧這兩個解放區發動了重點進攻,可能在他的思考中,只要打掉了解放軍的「中樞」,解放軍的作戰指揮體系就會崩塌。

於是乎,胡宗南集團14萬人逼近延安。

3月18日,毛主席率領中央機關從工作了11年之久的延安撤離,毛主席發表了社論,提到了「蔣介石要滅亡中國人民,因此中國人民必然團結起來滅亡蔣介石」。

這也是抗日戰爭勝利之後,中共中央第一次號召推翻蔣介石的反動統治。

毛主席以戰略家的眼光開始重新審視局勢,他說:「5年內就可以解決國共戰爭問題。」

其實,當時的毛主席對於這件事的考慮還是很保守的,這從他的另一次談話就能看得出。

陜北靖邊縣小河村的擴大會議上,毛主席這樣提出:「對蔣介石的鬥爭,計劃用5年的時間來解決,這從過去1年的作戰成績看是極有可能的,說5年可能都用不著,還是要準備長期戰鬥,不要像蔣介石那樣,先說幾個月就能消滅我們,到了不能實作的時候又說再過幾個月,結果到現在再說戰爭才剛剛開始。」

很顯然,蔣介石的說辭,對於國民黨的士氣來說也造成了阻礙。

國民黨的失敗早已成為必然,因為他們內部出現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只是被戰爭的狀態下被暫時包裹了,還沒有徹底得以展現。

在黨員征收方面,國民黨對黨員的征收視為兒戲,很多人的素質都比較低下,絲毫不需經過考察。

比如在1939年,蔣介石就命令全國各機關公務人員在一個月內都得加入國民黨,到時候不是國民黨的成員全要被免官免職。

而且,國民黨內部本就是組織渙散的,各個派系的紛爭從頭到尾都沒有停止過,這從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時期就開始了,不過孫中山還在的時候,很多問題能夠得以調節,在他之後,內部的矛盾就更加擴大了。

大家表面上都是春風得意、十分禮貌,但是心底裏卻各懷鬼胎。

蔣介石又是個對權力十分重視的人,他身為總裁,絕對不會將某個大權授給某個派系或是某一個人,所有的派系都不能反對蔣介石的決策。

這在解放戰爭中就表現在蔣介石有很多「微操」,他不了解前線戰士的實際需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天馬行空的掌兵,自然會造成問題出現。

至於貪腐問題的出現,才是最為幹擾士氣的。

國民黨內部大面積的貪腐行為是從北伐成功後就開始了,四大家族橫行、官僚作風等都造成了國民黨與民心的尖銳對立,到了後來真正需要血戰時,經濟崩潰、軍事失利也是必然。

打仗,絕不是單純靠人數的,蔣介石也被「430萬大軍」的數位給騙了。

3年決出勝負

1948 年9月,東野發動了規模巨大的遼沈戰役,殲滅10萬國民黨部隊,長春的國民黨守軍中有4.7萬人選擇投誠。

僅僅一個月後,廖耀湘的10萬人被全殲,這也為解放軍在東北取得了決定性優勢。

在遼沈戰役還沒有全面結束時,毛主席在致林彪、羅榮桓的電報中指出:「九月會議規定五年內建軍五百萬、殲敵五百個旅根本打倒國民黨的任務,因為戰爭的迅速發展,可能提早一年完成,因此,你們應有精神準備。」

遼沈戰役在當時的意義是巨大的,不僅改變了軍事形勢,還改變了數量與品質。

到這時,解放軍增加到了300萬人,而國民黨的全部軍隊包括陸海空軍、正規軍非正規軍只有290萬人了。

毛主席的思考則是如何快速完成解放目標,使得廣大人民群眾脫離苦海。

原本,他預計從1946年7月起大概需要5年時間才能徹底打敗國民黨反動政府,那麽從這個新的時間節點看,再只需要1年就完全足夠了。

在遼沈戰役接近尾聲時,華野、中野集合60萬大軍在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海戰場上開展了決戰,就連那時蔣介石還天真的以為「優勢在我」,現實又很快說明了一切。

那段時期,國民黨的士氣基本已跌入低谷,這從一件事中就能看出。

戰爭到同年12月就進入了最後階段,同年杜聿明集團從徐州逃跑時,每人只帶了7天的幹糧,卻在陳官莊地區被圍困了40天,國民黨官兵可謂「窮兇極餓」,把馬匹、騾子等交通工具都給殺了吃了,到最後只能去吃草根、麥苗。

沒想到,當年的天氣也比往年寒冷,蔣介石考慮到這些人撐不住了,每天都會派出飛機給他們空投物資,可幾架飛機投下來的物資對於幾十萬官兵而言完全是杯水車薪,部份人為了搶空投還大打出手,甚至動刀動槍。

另一邊,圍著他們的解放軍戰士卻完全不著急。

每到開飯的時候,就有解放軍戰士跑到山頭上拿著搪瓷盆大喊:「蔣軍的兄弟們,開飯咯,這裏有好吃的豬肉燉粉條,還有白面饅頭,歡迎你們來吃飯。」

理論上,解放軍的士兵人也不少,炊事班的戰士忙不過來,奈何附近的老百姓都願意過來幫忙,做飯速度也是極快,大家每天都能吃上熱乎飯。

蔣軍士兵就有點招架不住了,他們幹脆不顧生命危險沖出來搶飯吃,有的在吃到飯後幹脆選擇加入解放軍行列。

從古至今的戰場上,在敵人快被餓死的情況下給敵人送食物的可謂極少出現,解放軍卻在此時展現出了真情與溫暖。

國軍那邊仍然有很多人在觀望,日子就這麽一天天過去。

又有一天,一個解放軍戰士在吃午飯時向對方喊話:「你們過來吃飯吧,管飽!」

一個國民黨老兵不管三七二十一,帶著幾個士兵就朝著解放軍的陣地跑去,一個國軍軍官舉起槍想要射擊,可他身邊的戰士一把就拉住了他並苦苦哀求道:「長官,大家出來都是混口飯吃,你就給他們個逃命的機會吧。」

這名長官聽後,也就放下了槍。

而這段時期內,一共有1.4萬人因為「豬肉燉粉條」向解放軍投誠,這都相當於國民黨兩個師的兵力,而且這些人明明都能選擇領取路費回家,可他們中絕大多數人都願意留下來和解放軍並肩作戰。

蔣介石似乎不理解什麽是精神,什麽能讓一個戰士無條件地留在麾下。

或許,他自己都堅定地認為:有錢能使鬼推磨。

只要是作戰,蔣介石動不動便會許諾「賞賜」,他對於解放軍高層的將領,也一直都有懸賞。

【西行漫記】中曾有這樣一件事:斯諾在傍晚散步時,看到毛主席在街上行走,旁邊還有兩個年輕農民,農民一年到頭也掙不到什麽錢,可那些農民明明都很清楚,他旁邊的這位領導者被南京懸賞了25萬元。

別說這麽多錢堆在面前是什麽感覺了,在農民的攀談中,他們就連「25萬大洋」的數位都幾乎不會提及,這距離他們的生活太遠了。

不過,走在延安時,毛主席絲毫不擔心自己的安全問題,他知道,比錢更重要的是人心。

彭德懷也是如此,當年國民黨的飛機動不動就扔下傳單,懸賞10萬元捉拿彭老總,可彭德懷走在街上也沒有警衛。

他還會要求手下把這些傳單都給收回來,因為這不僅是傳單,還是珍貴的白紙,白紙的另一面可以印刷紅軍的材料。

老百姓看到彭德懷後都會熱情地打招呼,根本不會理會國民黨的懸賞。

這些事,是蔣介石怎麽都無法想通的。

國民黨確實也感覺到不對勁,也開展了類似的「革新」運動,到最後都收效甚微。

美國學者是這麽評價的:「內部結構已經腐壞的建築,其敗亡是不可避免的。」

1949年1月後,長江中下遊以北的廣大地區獲得解放,並直接威脅到國民黨的首都南京。

淮海戰役吸引著全國人民的眼球,而東野秘密入關與華北軍區發動了平津戰役,迫使北平的傅作義選擇接受和平改編。

至此,三大戰役的勝利摧毀了國民黨的軍事力量,共殲敵154萬人。

4月21日,毛主席與朱德釋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解放軍於4月23日占領南京,宣告統治中國22年的南京國民政府覆滅。

年底,全國大多數地區都獲得了解放,毛主席也用了歷史事實證明了自己說過的話:我們是能夠戰勝蔣介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