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中越西沙海戰,蔣介石護送我軍的援軍穿過台灣海峽?真實情況如何

2024-05-11歷史

老蔣是近代史上一個極富爭議的人物,因此許多人對他的評價也不一。

一些人認為他的功比較大,還有一些人則認為他的過才是主要的,也因此流傳了一些各式各樣的傳說。

比如有人傳言:當年西沙海戰的時候,我軍的艦隊透過海峽,老蔣非但沒有阻攔,還派人開啟探照燈護送了我軍艦隊過去。很多人認為這是老蔣晚年思鄉心切,而且也有一定的民族情懷,所以做了這麽一件事。

那麽,事實的真相是這樣的嗎?

這個問題咱們可以分兩個方面來說,一是當時的歷史事實情況,二是基於當時歷史的一個客觀的分析。

首先咱們從歷史事實來說,當時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要分析這個問題咱們就得首先弄明白,為什麽我軍要派艦隊從海峽南下呢?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因為咱們在跟南越海戰,所以必須要派人南下去進行支援。

而如果按照之前的慣例繞過海峽南下會比較遠,戰情如火情,所以不得已的情況下,就選擇了直接從海峽裏面南下。

這當然是當時的一個歷史事實。

不過要想更為清楚地看待當時的歷史,可能還需要更為廣闊的視角。

因為在任何時期的歷史大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比如說,當時為什麽我們會突然要在南邊海上打仗呢?

除了南邊那個小國對咱們的地盤有幻想外,更為重要的一個原因則是,當時的美國想從南越撤兵了。

那麽,他們的撤兵會帶來什麽影響呢?

第一個影響就是南越感覺自己打不過北邊的兄弟了,所以這個時候他必須想辦法把大哥留住。而大哥既然去意已決,直接拉著大哥的大腿肯定是不行的。只有給大哥惹出更大的事情來,才能夠讓大哥不得不留下來。

所以這個時候南越就開始搞事情了。

而其實美國撤兵影響的不僅僅是南越,身在島嶼上的蔣介石也會受影響。

你想想美國在那邊搞得熱火朝天的,是不是我們也得花大量的精力去幫助南邊的兄弟?這邊對老蔣自然就沒有太多的力量來對付了。

所以我們基於這個現實可以推測,對於南越的這次搞事情,你說老蔣是想他們搞成還是搞不成呢?

從個人切實的利益出發,估計老蔣還是有點兒‘樂見其成」的味道的。

所以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如果老蔣有機會當‘攔路虎」,估計多半他還是會去幹這個事情的。

那麽,為什麽歷史上老蔣沒有出面當攔路虎呢?

其實歷史上老蔣確實沒有出手,但是卻並不是像網路傳言那樣,老蔣非但不出手還開探照燈幫我軍過海峽。

事實上老蔣之所以不出手,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出手討不著什麽甜頭。

自從老蔣自己帶著幾十萬人在小島上單幹,他跟我軍之間就沒少停止過較量。

盡管國軍在裝備上仍然占據較大優勢,但是我軍在海戰當中發揮了之前陸戰的優良傳統,那就是戰術特別的靈活。

所以在這個時候,我軍的小艦船也並非沒有建功的機會。

相反靈活的小艦船還多次打勝仗,也許每次勝仗殲滅的國軍人數並不是很多,但是這對於老蔣來說也夠心痛了。

因為老蔣此時家底不多了,帶過去的就是幾十萬人,而那邊的人又不完全都是跟著老蔣走的。你說他要是派人出去打一波,萬一又送了幾萬人出去,那個損失還真是挺大的。

而當時其實我軍也預備了這種情況。

所以在偉人決定直接從海峽過之後,我軍就在附近做了充分準備。

為此我軍在附近召集了多艘艦艇,準備應對突發狀況;同時我們還把岸上的火力全部準備起來,甚至連當時不是很多但是戰鬥力也很強的空軍,同時在當地動員起來。

就這個情況老蔣如果派人來,多半要吃一個不大不小的啞巴虧。

同時我們當然還是盡可能地避免跟國軍打。因為當時三艘南下支援的艦艇,主要目的並不是在這裏跟國軍纏結,而是南下去解決南邊的問題。所以我們的三艘艦艇在透過海峽時,選擇了控制燈光來隱蔽自己。

網友們傳說蔣介石開探照燈護航其實也比較假。

因為船在海上的方向控制主要靠雷達,這也是為什麽我軍可以控制燈光,因為燈光並不是很重要。

同時岸上的雷達負責給三艘艦艇定位,並且在陸地上對他們進行指揮,三艘艦艇上的戰士則不發電報。

就這麽謹慎的情況下,國軍那邊要是不特別仔細的搜尋,還真一時半會兒都找不著他們。

所以鑒於我軍的各種措施做得特別到位,當時的老蔣確實沒有很好的機會出手,或者根本就沒有及時發現他們,我們的艦艇就已經南下了。

網路上說的那種老蔣民族情懷的覺醒,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站不住腳的。

不可否認老蔣也許真的是有一定的情懷的,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在這種時候使絆子。

因為當時是1974年左右,老蔣實際上已經是垂垂老矣了,他的各種反攻計劃基本上都可以斷定,在他的有生之年已經很難實作了。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想要在這個時候出來攪局——如果他能做到的話。

比如說他當時如果真的有實力出擊,並且出擊還能取得很大的戰果,甚至俘獲我軍的船只。那麽對於老蔣來說他是不是手上多了一個籌碼,而利用這個籌碼他可以換取很大他想要的東西,甚至也可以為他‘回家」做鋪墊。

因為老蔣晚年其實也多次與我方談及合作,甚至他從小島上回來的事情,但是這個事情一直沒有談妥。

其中除了老蔣的身體原因之外,很大原因是雙方就一些關鍵的利益無法達成協定,而具體來說就說老蔣所要求得太多,而他本人能夠給的太少了。

這個時候老蔣不想給自己多撈一點兒籌碼,出於基本的利益判斷我們也知道,只要他能夠出來撈一把,多半是要出來撈的。

之所以他沒有出兵阻攔我軍過海峽,更大的可能是因為出兵真的撈不到什麽,所以還不如直接什麽都不做。

而從歷史上來看,老蔣其實一直都是個‘睚眥必報」的人。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諫,逼著老蔣答應一致抗日的要求。老蔣這個時候為了脫身,各種美好的說法都說出來了。

可是後來張學良把他放走之後,他首先就把張學良給抓了起來,並且幾次想要殺死張學良

後面雖然沒有殺死張。但是也把張從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直接關押到了白發蒼蒼的老年。

楊虎城將軍就更加倒黴了,全家人當中大多數後面都被老蔣報復了。

如果說報復張楊二人還在情理之中,那麽他對於自己親戚的報復同樣一點兒不留情面。

當年老蔣追求宋美齡的時候,宋美齡的二姐宋慶齡多次阻攔;但是宋慶齡並不是說老蔣這個人怎麽樣,主要是覺得他不是孫中山先生道路的追隨者。

那時候老蔣還沒有發達,所以對於宋慶齡的這種行為只是付之一笑;但是等到他借助宋家的力量逐漸走上權力巔峰,按道理說既然都是一家人了,這以前的什麽小過節,都該忘記了。更何況宋慶齡怎麽說都是他妻子的姐姐呢?

但是他還是從各種角度給宋慶齡壓力,使得宋慶齡不得不遠走他鄉;這都還不算什麽,後面宋慶齡回國之後,老蔣居然想派特務把宋慶齡給暗殺了。

中國人都講不看僧面看佛面,宋慶齡就是再跟他有過節,那畢竟還是他的親戚。可是老蔣為了自己曾經的一箭之仇,對此那是睚眥必報。

當然了,這個事情最後沒有幹成。

因為宋家縱橫當時中國幾十年,當然不可能是那麽容易被坑的。宋美齡很快得到了相關的訊息,並且給老蔣發出了威脅和警告,所以老蔣不得不取消了這個計劃的實施。

所以我們看蔣介石之前的歷史,想讓他跟‘兄弟」相視一笑泯恩仇,那確實還是一個比較小機率的事情了。

更何況張學良和宋慶齡的關系和他可不一般。

就說張學良雖然兵諫對他做得有點兒過分,但是之前張學良可是幫著他,在中原大戰當中一招定乾坤。如果沒有張學良,可以說後面就沒有蔣介石。

張學良帶著東北軍入關支持蔣介石,直接使得蔣介石在中原大戰當中處於絕對優勢,其他軍閥也不得不向蔣介石低頭。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老蔣才跟他結拜的。

就這樣的恩情後面老蔣還是要報復張學良。

實際上張學良的兵諫對蔣介石個人有傷害嗎?有多多少少是有一點的,但是絕對沒有大到要關張學良一輩子的地步。

同時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在蔣介石心中我軍是什麽形象呢?那可是奪走了他的‘江山」的存在啊。所以這個開探照燈護航的故事編得太一廂情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