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濕為萬病之邪」,如何祛除濕氣?

2024-06-06養生

不知道早晨醒來的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癥狀,皮膚油膩暗沈,黑眼圈嚴重,刷牙的時候嗓子幹澀不舒服,痘痘也一個接著一個地冒出來,這些都是「濕氣」惹的禍!

中醫素有「濕為萬病之邪」之說,現代人的生活水平與日俱增,整天大魚大肉,卻又缺少運動,隨之而來的濕氣,便成了很多人的通病。

什麽是濕氣?在探討什麽是濕氣之前,咱們先來說說水。水是生命之源,我們常說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的星球,71%的表面積覆蓋水。同樣,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份,人體的含水量占身體總重量的60%以上。兒童體內的含水量更高,約占80%。這些水分在人體內的分布並不相同,肌肉中水分占75%,血液、淚水、汗中水含量達90%,骨骼內的含水量也不少,約占22%。

【素問·經脈別論】說:「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列。"說明水液在人體中正常代謝過程中脾胃、肺,腎、膀胱發揮了重要作用。正所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水不可缺亦不可泛濫,簡而言之體內泛濫滯水就可稱之「濕氣」、「濕邪」。正如【景嶽全書·泄瀉】雲:「飲食不節,起居不時,以致脾胃受傷,則水反為濕,谷反為滯,精華之氣不能輸化,乃至合汙下降而瀉痢作矣。」說明水液代謝失常後產生的病理性產物稱之為「濕氣」或「濕邪」。同時「濕氣」或「濕邪」也是人體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在【金匱要略】痰飲病篇、水氣病篇,分別論述了濕、飲、水腫證治。痰、濕、水(水飲),異名同類總稱為「濕氣」、「濕邪」。濕為水(水飲)之漸,水(水飲)為濕之積。

初期它可能會導致胸悶乏力、精神困乏、喉嚨腫痛等癥狀,繼續發展可能會出現痤瘡、關節腫痛、身體肥胖等,嚴重的會引發脂肪肝、哮喘、高血壓等很難去根的頑疾。

所以祛濕可以說是健康之首,接下來就和我一起看一看能夠排除濕氣的中醫良方吧!

體內濕氣有「濕熱證」和「寒濕證」。體內濕氣常常根據人的寒、熱體質不同而表現為濕熱證和寒濕證。

這如何理解呢?我常常這樣比喻:在夏季陰暗、潮濕、密閉的房間濕與熱並存就如同是中醫的濕熱證。藿香正氣散、三仁湯、六一散、甘露消毒丹,藿樸夏苓湯等祛濕方劑適用於人體濕熱證。

同樣道理,冬季陰暗、濕冷、密閉的房間濕氣與寒氣並存而產生寒濕證。針對寒濕證這一病理狀態的方劑有小青龍湯、腎著湯、苓桂術甘湯、附子湯等。

在中醫裏,濕氣是分內和外、寒和熱的,不同的濕氣有不同的祛濕辦法。

內濕和外濕

在中醫看來濕氣為病,與肺、脾、腎三臟有密切關系,肺失宣降則水津不布,脾虛則生濕,腎虛則水泛。特別是與脾胃功能可謂息息相關。【素問·至真要大論】裏面有句話「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大致的意思是說體內的濕氣以及水腫脹滿等癥狀,都跟脾有關系。如果脾胃虧虛,脾陽虧虛,土氣不足,水谷精氣不能依靠脾氣的運化輸布,便會導致體內的水濕停滯,繼而發生肢體浮腫、胃腸脹滿等現象。

以上所談濕氣是存於人體內部統稱為「內濕」,也就是人體臟腑失常水液代謝異常而產生的病理性產物。與「內濕」相對應的是自然界存在的濕氣稱之為「外濕」。外濕本指自然界多雨或潮濕的氣候或環境狀態,多發生在夏秋之交。每因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濕氣從外襲所致,也就是中醫所說的六淫(風、寒、暑、濕、燥、火)邪氣之一。外濕與內濕雖有不同,但兩者在病證表現上有共同的特點,且在發病過程中常相互影響。外濕致病,易傷及脾臟,使濕濁內生,而脾失健運,水濕停聚,又易招致外濕侵襲。

夏天高溫多雨,濕氣易傷人體,表現為:身熱,汗多,肢體酸重或疼痛,頭昏脹痛,咳嗽痰粘,鼻塞流濁涕,心煩口渴,口粘泛惡,胸悶脘痞,腹脹,大便溏,尿短赤;舌苔黃膩,脈濡數等。另一方面夏令三伏,陽氣旺盛,此時人體為了應天時處於"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的境地,汗液增多常常導致人體陽氣宣發太過而出現體內陽氣匱乏的狀況,此時如果因防降溫而過度貪涼易致內寒過甚傷及體內陽氣,脾胃陽氣虛衰進一步引起水液代謝失調產生「內濕」加重病情。這也是與「濕氣」有關的疾病(如皮膚病、脾胃疾病、腹瀉等)在夏季高發的原因之一。

外濕和內濕可以從濕邪產生的原因、癥狀和治療上進行區別,建議就醫後明確,不建議盲目自行判斷或使用藥物,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外濕一般是由於外感濕邪導致的,比如久居潮濕地方或者淋雨涉水、水中作業等。內濕一般是由於先天脾虛或者平時愛吃寒涼或者辛辣刺激,損傷脾胃,脾胃虛弱不能運化,內生痰濕導致;

癥狀:外濕一般會表現為濕邪阻滯機體體表氣機,會出現頭重、身體疼重、胸悶、肢體困倦、關節酸重疼痛等,舌苔表現為舌淡紅、苔薄白而膩。內濕會出現濕邪阻滯內臟氣機的表現,如胸悶、胃脘脹滿、腹脹、腹瀉、小便不利、口黏膩、面色發黃甚至水腫,以及大便黏膩粘馬桶,舌苔表現為舌淡白、邊有齒痕、苔白膩;

治療:外濕一般采用祛濕解表,兼以散寒或清熱的藥物,比如藿香正氣散、午時茶顆粒、香薷飲等。內濕治療一般以健脾化濕或者運脾化濕為主,可以服用香砂六君丸、二陳丸、參苓白朮散等,也可以用茯苓、山藥、白朮、薏苡仁、黨參、陳皮泡水喝或者煮粥。

大禹治水貴在因勢利導,針對「濕氣」更要查病因、明其性而辨證施治。濕(氣)邪在很多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中起到很大作用,如何祛濕,中醫相當講究。

從疾病寒熱內容上講當辨清是濕熱證還是寒濕證,寒、熱、濕比例不同,用藥的寒熱配比不同。從中藥功效上講有芳香化濕、淡滲利濕、苦寒燥濕,祛風勝濕等功效的不同。從調治臟腑功能上講也是因人而異:宣肺化飲、健脾利濕、溫腎化濕、暢達三焦通條水道等等。

因此祛除體內濕氣不是簡單吃赤小豆、生薏米就可以解決的,希望大家不要受養生驗方所迷惑,其中很多都是打著中醫理論的幌子搞商業行為。不明白其中道理的患者誤入歧途服用後不僅濕氣祛除不掉反而會傷害了身體。北京友誼醫院中醫科特設脾胃專病門診,從根本上解除濕邪為患的疾病,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寒濕和濕熱

什麽是寒濕?寒濕過重為萬病之源,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濕邪。濕是最容易滲透的。濕邪從來不孤軍奮戰,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體內有寒濕的表現

面色發白、發青、發暗、發黑代表體內可能有寒。顏色越是發暗,就代表寒濕越重。

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寒濕。反復的口腔潰瘍,代表體內有寒濕。口臭時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寒濕。咳嗽時痰是稀白的,代表體內有寒濕。流清鼻涕,代表體內有寒濕。流出的汗是涼汗,代表體內有寒濕。愛打噴嚏,特別是早上起來,遇風噴嚏不斷,代表體內有寒濕。感冒發熱時渾身感覺冷,代表體內有寒濕。經常腹痛、腹瀉,代表體內有寒濕。臉上長痘和斑,代表體內有寒濕。

長濕疹、牛皮癬、白癜風,代表體內有寒濕。手、腳常年冰冷,代表體內有寒濕。腳踝浮腫,代表腎虛、腎寒。四肢關節疼痛、頸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癥狀,代表體內有寒濕。疼痛部位越多,時間越長,代表體內寒濕越重。

寒濕隱藏於哪裏

寒濕如果不排出,對身體影響極大,想排出寒濕,首先得知道它們隱藏於哪裏。

01、背後寒,積存於膀胱經體背後的寒濕,會直接積存在膀胱經中,長期的堆積會在背後形成一層厚厚的脂肪,這些脂肪有一部份即是那些變了質的體液經過長期不斷的累積而成。

02、頭頂寒濕,直堆頭頂頭頂的寒濕會直接堆在頭頂上,通常頭頂只有一層薄薄的皮膚,用手按壓時應該是硬硬的感覺。但是寒濕堆積得多 了,會形成一層軟軟的物質,摸起來像有 一層海綿墊的。頭頂的寒濕更嚴重的會在前額左側或右側形成一個硬硬的腫包,到醫院診斷時醫生會認定為骨質增生,這是把寒濕以固態的形式積存的物質。03、正面寒濕,堆積於肺經和胃經中正面的寒濕,上半身會積存在肺經和其他經絡的分支中,這兩組經分別在人體胸前中線的兩側。引發我們常說的感冒、受風寒。正面的寒濕也會積存在胃經中,胃經從眼部下方一直延伸到腳趾, 在大腿正面是最容易積存寒濕的部位。嚴重的胃經寒濕堆積,會使大腿正面形成一層硬而厚的組織,使得大腿的伸縮發生問題,因而造成行動不便。

這種疾病很少醫生能夠診斷出和胃有關聯,經常都成為難以醫治的疑難雜癥,跛了數十年,無論如何均難以想象是由於胃經的寒濕所造成的。

04、側面寒濕,存積在膽經側面的寒濕則積存在膽經中,只要寒濕侵入人體,這個部位都無法幸免。這個部位的寒濕有時會在大腿外側形成一條條的橫紋,由於寒濕的物質會阻礙經絡的流通,使寒濕堆積的部位附近,細胞所產生的垃圾無法排出,寒濕和垃圾累積多了就會使大腿外側顯得特別的胖

由於這些廢物不是人體的組織,因此會在組織之間流動。如果這個人喜歡運 動,大腿部位寒濕和組織廢物所形成的垃圾會往下流動,轉而堆積到小腿肚上,形成蘿蔔腿。 通常男人較女人活動力大些,因而 女人多數堆在大腿外側,男人則大多堆在小腿肚上。就是膽經的寒濕堆積造成膽功能受阻,再造成吸收的障礙。敲膽經一方面能刺激膽經,強迫其分泌膽汁;另一方面使這些堆積的廢物能夠流動,進而排出體外。

體內排除寒濕的途徑與方法按體內排除寒濕的途徑,可分為身體背後經絡寒濕排出、身體前面經絡寒濕的排出和肺臟寒濕的排出三大類。

寒濕由背後經絡排出身體背後的經絡主要是膀胱經,由於膀胱經所在的背部面積很大,而且在人體最容易受寒的部位,因此許多人都有大量寒濕存在這個部位。

膀胱經的寒濕排出時會出現整個肩背酸軟或酸痛。由於膀胱經貫穿整個頭部,因此,會出現後腦部位腫脹頭痛或偏頭痛的感覺。眉頭附近的印堂部位會隱隱作痛,按摩耳後的風池穴會有強烈的疼痛感。喉嚨也會出現不適的癥狀或咳嗽,這些都是膀胱經寒濕排出時的癥狀。夏天中暑時也經常會有這種感覺,兩種情形都是背後膀胱經阻塞的癥狀。

排除膀胱經寒濕出現不舒服癥狀時, 最簡單的應對方法是刮痧,然後艾灸。由於背部是膀胱經主要的穴位所在, 幾乎整個背部的左右兩側都是膀胱經分布的部位。因此,只要在頸後、背部和前額刮痧,使經絡通暢,刮完痧,艾灸半個小時,睡個覺,大概不舒適的感覺就不見了。

寒濕由前面經絡和肺裏排出身體前面經絡的寒濕排出時,最典型的癥狀是鼻塞、打噴嚏、流清涕,有時候 還會出現水瀉。這些癥狀和肺裏寒濕排出時相同,分辨的方法是用手觸摸額頭和鼻尖,再和臉部其它部位的溫度相比較。如果額頭的溫度較低,則這些癥狀是身體前面經絡中的寒濕排出,如果是鼻尖的溫度較低,則是肺裏寒濕的排出。經絡中的寒濕排出不會造成咳嗽也不容易出現發燒,肺裏寒濕排出時則很容易出現咳嗽和發燒。是因為肺中的正氣與邪氣交戰,正氣贏了,咳嗽和發燒就好了!輸了,就得吃藥了!

此時我們也可以透過艾灸背部肺區和中府穴拔罐來提高機體熱量和肺中正氣,助其順利驅逐寒濕。身體前面存放寒濕的經絡主要是胃經和大腸經。因此,在寒濕排出的同時,腸胃也會出現不適的癥狀。最常出現的是脹氣,有時也會出現不停地想吃零食的狀況,但大便卻不順暢,直到大便順暢時感冒也就快好了。和排除膀胱經的寒濕相同,這時最好的策略借助外界熱量,如艾灸同時疏通經絡,讓身體將寒濕排出體外,可以適當地喝些桂圓紅棗茶提升身體的能量,協助身體排除寒濕。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什麽是濕熱?所謂濕,即通常所說的水濕,它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外濕屬於外邪,稱為濕邪,多由於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其致病具有重濁、黏滯、趨下特性。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與臟腑功能失調有關。

熱,也是一種邪氣,致病具有炎熱升騰等特性,稱為火熱之邪。熱也可以因機體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稱內熱。火熱之邪侵犯人體或機體臟腑功能失調產生內熱時可導致熱證,熱證是感受外邪,或人體機能活動亢進,陽盛陰衰的證候。熱證的臨床表現:發熱,口渴喜冷飲,面紅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幹,脈數。

濕熱,是熱與濕同時侵犯人體,或同時存在體內的病理變化,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並入侵人體,或可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濕熱證的常見臨床表現:發熱、身熱不揚,頭痛而重、身重而痛,口苦,胸痞,尿黃而短,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濡數。濕熱流註關節則謂濕熱痹證,侵犯臟腑時,可出現脾胃濕熱(濕熱蘊脾)、肝膽濕熱、膀胱濕熱、腸道濕熱等證。

濕熱證的形成有四個方面原因:

1.感受外邪

主要是感受濕熱之邪。中國地處北半球,夏秋之交,暑熱未盡,水濕泛濫,濕熱最盛,侵犯人體,蘊結為病。而東南沿海地區,四季濕氣均較重,尤其是每年的3到5月,俗稱「梅雨天」,天氣漸熱,暑熱漸盛,與濕氣膠結,更易致濕熱為患。六淫的其他外邪如外感風熱,在脾虛失運內有蘊濕的情況下,外感風熱與內蘊之濕,結合亦成濕熱。正如薛生白所雲:「太陽內傷,濕飲停聚,客邪再致,內外相引,故病濕熱。」同時外邪犯肺,胸悶咳嗽,氣機升降失常,又可傷及脾胃,致濕從內生,郁而化熱,形成濕熱。

2.飲食不節

偏嗜肥甘厚膩,釀濕生熱;嗜酒、過飽、過食肥甘厚味及不潔的飲食,無規律的飲食均易傷及脾胃,引起食滯、濕阻、氣滯等,而食滯、濕阻、氣滯日久均可化熱。酒性本身即「氣熱而質濕」,氣滯也是水濕停聚的重要因素,肥甘厚味極具生濕助熱的特性,可見諸多飲食不節因素均可成為濕熱蘊結的病因。

3.脾胃失健

濕邪內生,郁而化熱。脾主運化,為水濕運轉之樞紐,由於各種原因傷及脾胃,均可導致其運化功能失常,水濕內停。濕阻日久化熱,而成濕熱之證。

4.情誌因素

「脾在誌為思」,「思則氣結」。張景嶽曾說:「但苦思難釋則傷脾」。過度思慮,情誌不暢,會影響肝的疏泄功能,肝的正常疏泄是脾升胃降協調脾氣健運的重要條件,即「土得木而達」。肝失疏泄無以調暢氣機,脾升胃降失調,脾失健運生濕,濕郁化熱,濕熱乃成,引起肝膽濕熱或脾胃濕熱。

上述病因在不同的個體會引起不同的濕熱證,如感受外來濕熱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膩,釀濕生熱,或脾胃失健,濕邪內生,郁而化熱,導致濕熱郁阻肝膽,形成肝膽濕熱證;如濕熱外邪侵犯人體,或過食肥甘酒酪,釀濕生熱,濕熱內蘊中焦,形成脾胃濕熱證;若濕熱侵襲大腸,膠結不解,壅阻氣機,則成大腸證;若感受外來濕熱之邪,侵襲膀胱,或飲食不節,濕熱內生,下註膀胱,膀胱氣化不利,小便異常,則成膀胱濕熱證。若濕熱流註關節,關節局部紅腫熱痛,則形成濕熱痹證。

濕熱的一般表現為:頭身困重,發熱多在午後明顯,且身熱不揚(即肌膚初捫之不覺很熱,但捫之稍久即感灼手),並不因出汗而減輕;舌苔黃膩,脈數。具體表現因濕熱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別:在皮肉則為濕疹或瘡皰;在關節筋脈則局部腫痛。但通常所說的濕熱多指濕熱深入臟腑,特別是脾胃的濕熱,可見脘悶腹滿,惡心厭食,大便溏稀,尿短赤,脈濡數;其他如肝膽濕熱表現為肝區脹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發黃,或發熱怕冷交替,脈弦數;膀胱濕熱見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色黃濁;大腸濕熱見腹痛腹瀉,甚至裏急後重,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口渴。

濕熱的治療,一般要分濕重還是熱重。濕重的治療以化濕為主,可選用六一散,或三仁湯、平胃散;熱重則以清熱為主,可選用連樸飲、茵陳蒿湯,甚至葛根芩連湯。在這一原則下,再根據某些特殊表現選擇相應的藥,如濕疹、瘡皰,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參、白蘚皮;關節腫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瀉甚至痢疾加白頭翁、地榆、車前子等;陰囊濕疹、睪丸脹痛、白帶黃臭可加龍膽草、苦參等;血尿可加小薊草、茅根、石葦、扁蓄等等。

1.脾胃濕熱證

證候:脘悶腹滿,惡心厭食,大便溏稀,尿短赤,脈濡數。治則:清熱化濕。主方:藿樸夏苓湯。方藥:藿香、厚樸、半夏、茯苓、杏仁、薏苡仁、白蔻仁、豬苓、澤瀉、淡豆豉,或用王氏連樸飲。方藥:厚樸、姜汁川連、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梔、蘆根。

2.肝膽濕熱證

證候:肝區脹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發黃,或發熱怕冷交替,脈弦數。治則:清熱利濕。主方:龍膽瀉肝湯。方藥:龍膽草、柴胡、梔子、大黃、黃芩等。

3.大腸濕熱證

證候:腹痛腹瀉,甚至裏急後重,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口渴,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治則:清熱利濕、行氣導滯。主方:白頭翁湯。方藥:白頭翁、黃柏、黃連、秦皮、藿香等。

4.膀胱濕熱證

證候:尿頻尿急,尿道灼痛,尿黃赤短少,小腹脹悶,或伴有發熱腰痛,或尿血,或尿有砂石,大便幹,舌紅苔黃膩,脈數。治則:清熱利濕。主方:八正散。方藥:金錢草、車前子、木通、淡竹葉、大黃、益母草、澤瀉、茯苓、扁蓄、石葦等。

5.濕熱痹證

證候:骨節及肢體煩疼、或關節紅腫疼痛,或寒戰身熱、面目萎黃、口幹不欲飲、苔黃膩、舌質紅、脈濡數或滑數。治則:清熱宣痹。主方:白虎加術湯。方藥:蒼朮、石膏、知母、粳米等。

身體濕熱和濕寒在病因、癥狀、治療方法上有所區別:

1、病因不同。身體濕熱:熱與濕同時侵犯人體,或同時存在體內的病理變化,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並入侵人體,或可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寒濕:外感寒濕和內生寒濕兩個方面。身體寒濕:外感寒濕邪氣,氣血執行受阻。內生寒濕:寒濕內困而損傷脾陽,或脾腎陽虛而寒濕內停。

2、癥狀不同:身體濕熱的常見臨床表現:發熱、身熱不揚,頭痛而重、身重而痛,口苦,胸痞,尿黃而短,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濡數。身體寒濕的常見臨床表現:胸悶納呆、惡心嘔吐、大便溏薄、腰跨肢體冷痛、少腹涼感,受涼後或天氣潮濕會加劇,伴有局部持續性鈍痛、夜間疼痛加重,苔薄白,脈沈緊、濡緩。

3、治療方法不同:濕熱的治療,一般要分濕重還是熱重。濕重的治療以化濕為主,可選用六一散,或三仁湯、平胃散;熱重則以清熱為主,可選用連樸飲、茵陳蒿湯,甚至葛根芩連湯。身體寒濕的治療,可以適當服用一些健脾散寒祛濕的中成藥,比如健脾丸、附子理中丸等。

中醫治療須經辨證論治,患者如有不適,建議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不要自行隨意用藥,以免產生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