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葉天士人參的配伍規律及運用

2024-07-27養生

人參共用40次,其中暑溫14次,溫熱13次,濕溫8次,溫燥3次,風溫2次。

一、人參的功效略述

人參甘、微苦,微溫,歸脾、肺經,功能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珍珠囊】稱其:「治肺胃陽氣不足,肺氣虛促,短氣,少氣,補中,緩中,止渴,生津液。」

二、人參的配伍與運用

1.人參與麥冬。共用21次,見【指南】卷五·暑第31案;溫熱第9案;【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第288案等。人參補益脾肺之氣,麥冬養肺胃之陰,二者配伍,功能益氣養陰,用於溫熱或暑溫熱邪傷於氣分而見心煩、口渴、不饑,或者氣營兩傷而見舌絳裂紋、面色枯槁、心中熱焚等證。

2.人參與麥冬、五味子。共用5次,【指南】卷五·暑第28案、第29案、第30案等。葉氏以此三藥配伍主要用於暑溫氣陰兩傷之證。暑為陽熱之邪,易於傷氣耗液,故用人參補氣,麥冬養陰生津,五味子酸溫,斂肺止汗,生津止渴,三藥相合,一補一清一斂,共奏益氣養陰,生津止渴,斂陰止汗之效。主治暑傷氣陰而見短氣、自汗、心煩、口渴等證。

3.人參與生地。共用14次,見【指南】卷二·咳嗽第24案;卷五·燥第7案·張,【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第288案等。人參補益肺氣,生地滋補腎陰及胃陰,一動一靜,相伍則有金水相生之妙。風溫、溫熱、暑溫、溫燥四種溫病熱傷氣分、氣營兩傷、熱入營血階段,氣陰兩傷較重,證見喉間燥癢嗆咳、舌紅口渴、上腭幹涸、腹熱不饑者,皆可用之。4.人參與白芍。共用11次,【指南】卷五·濕第11案;溫熱第31案;卷七·痙厥第9案等。白芍苦酸微寒,歸肝、脾經,功能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本草備要】謂其:「補血,瀉肝,益脾,斂肝陰,治血虛之腹痛。」人參與白芍配伍,補氣養血而斂陰,可用於溫邪熱入營血,陰液被劫,虛風內動而見神迷、舌縮、四肢牽引、痙厥等證。

5.人參與黃連。共用11次,見【指南】卷五·暑第38案,卷七·痢第6案,【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第361案等。黃連苦寒,去中焦濕熱,並能解毒瀉火,以瀉心經實火見長。【珍珠囊】稱:「其用有六:瀉心臟火,一也;去中焦濕熱,二也;諸瘡必用,三也;去風濕,四也;治赤眼暴發,五也;止中部見血,六也。」人參與黃連相配,一者益氣,二者瀉火,多用於暑溫及濕溫病虛實夾雜,見神迷、心熱、煩躁,或見瀉痢、肢體浮腫等證。

三、人參功效與配伍的討論

葉氏治療溫病善用清法,但是清熱藥有甘寒清氣和苦寒降瀉的不同。甘寒清熱的例如生地、麥冬、天冬等,稍為滋膩;苦寒降瀉的如黃連、黃芩等,苦寒多能傷及脾胃,故用人參以益氣補脾;人參與白芍配伍能益氣斂陰,防止正氣虛脫。楊栗山對使用人參的認識頗為深刻,他指出:「總之為氣分之物,而血分亦必不可少,未有氣不生而血能自生者也」;又曰:「……是以陰虛而火不盛者,自可以參為君,若虛而火稍盛者,但可用參為佐;若陰虛而火太盛者,則誠有暫避人參,而惟甘寒壯水之劑,庶可收功。」此明確指出,熱傷元氣者,少佐人參,既可使寒涼不至傷伐中氣,又可使氣勝而火退。然火盛氣不虛者,則不可用人參,補氣則助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