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佟洵:也裏可溫在蒙元帝國的傳人及消亡原因初探(上)

2024-01-13歷史

標題:【也裏可溫:基督教之光照耀元朝】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元朝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其與西方的交流成為了無盡的歷史之謎。而其中,基督教的傳播與在元朝時期的綻放,特別是景教在蒙古帝國中的傳承與發展,無疑成為歷史學者們關註的焦點之一。今天,我們將深入挖掘「也裏可溫」這一元朝對基督教徒的稱呼,揭示景教在中國內地的傳播,以及元朝統治時期基督教在中國的輝煌光輝。

一、景教在蒙古帝國時期的傳播

隨著基督教的一支景教在唐朝貞觀九年(635年)傳入中國,盡管在唐朝內地逐漸消失,但在西部和北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景教卻保持著一片生機。在蒙古族聚居的大漠南北,眾多部落信奉景教,如克烈部、乃蠻部、蔑裏乞部和汪古部等。這些部落成為景教的聚居地,而在吐魯番、伊犁和內蒙古百靈廟地區的考古發現更證明了這些地區是景教徒的活動中心。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後,景教逐漸傳入他的家族。成吉思汗的家族中,包括他的孫子拖雷的夫人、成吉思汗的三子窩闊台的妻子瑪真都剌吉納仁窩闊台,都是景教的虔誠信徒。成吉思汗的後妃和皇親貴戚中也有景教信徒,如汪罕的侄女別吉太後。景教在蒙古帝國的皇室中獲得了一定的影響。

二、景教在元朝統治時期的傳播與繁榮

元世祖忽必烈繼位後,對各種宗教采取了包容的政策,宣稱「有人敬耶穌,有人拜佛,其他的人敬穆罕默德,我不曉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他們,求他們庇佑我」。這種寬容態度使得景教在元朝得到官方的支持。

在元朝建立後,景教徒獲得了不服兵役、不納賦稅的特權。元世祖忽必烈還頒布了也裏可溫僧例給糧,即景教的神職人員可食官祿。政府設立崇福司和後來的崇福院專門管理也裏可溫的有關事宜。這一時期景教在中國的傳播迅速,人數眾多。元朝政府甚至賜予江南官田和浙西民田作為景教寺的經費。

大都城內景教徒聚集,教堂整齊華麗,信仰景教的皇室成員、後妃、朝中大臣等人都為景教的傳播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元朝時期,景教在全國範圍內得到了廣泛傳播,各地都有景教寺及景教徒。鎮江、北京、甘肅、雲南、河間、福建、杭州、揚州、常熟等城市都有景教的存在。

三、馬薛裏吉思與景教的繁榮

元世祖忽必烈時期,景教徒馬薛裏吉思成為了景教在中國的傑出代表。他原是中亞撒馬爾幹的醫生,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的禦醫,後來成為官員。他在鎮江府路總管府任職時,以「忠軍愛國」為名建造了多座景教寺。這些寺廟的建設沒有擾民,得到了元朝政府的支持。政府還賜予了官田和民田作為這些寺廟的經費。

馬薛裏吉思的貢獻不僅體現在景教寺的建設,還表現在他在政務中的廉潔和公正。他的行為使得元朝政府為其請功,賜予了豐厚的獎賞。這一時期景教在中國的傳播達到巔峰,成為元朝社會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四、景教在中國的興盛與衰亡

元朝統治時期,景教在中國的繁榮達到巔峰,但隨著時光的推移,這股繁榮也開始漸漸衰亡。在崇福院的改革中,景教在中國的影響力逐漸式微。崇福院改革後,景教失去了之前的一些特權,也受到了政府的限制。

盡管在元朝末期,景教的傳播受到了一定的阻礙,但其在中國的存在卻為歷史留下了深刻的銘印。景教的信仰、教堂的建設以及與政府的互動,都成為元朝時期多元文化的一部份。即便衰亡,也讓我們對這段歷史多了一份深刻的思考。

五、結語:縱橫交錯的歷史脈絡

也裏可溫,作為元朝基督教傳入的代表,見證了歷史的縱橫交錯。從唐朝時期的傳入,到蒙古帝國時期的興盛,再到元朝統治時期的繁榮與衰落,這段歷史既是基督教在中國傳播的縮影,也是中國歷史多元文化的一部份。在時光的長河中,我們聆聽這段古老旋律,感悟歷史的無常,也為這個被歲月打磨的謎題留下更多的思考。

這段歷史,如同一幅豐富多彩的畫卷,等待著我們去品味其中的酸楚、輝煌和深刻。在這場命運的交響中,也裏可溫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音符,其傳播與繁榮的歷程,成為中國歷史中一段獨特而精彩的篇章。讓我們隨著歷史的腳步,穿越時光,探尋那些被歲月深埋的記憶,感悟那些曾經綻放的文化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