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曹操在世時五子良將官爵權柄排名:樂進第二徐晃第五,誰是第一?

2024-05-07歷史
#深度好文計劃#「五子良將」之說出現於【三國誌·卷十七·張、樂、於、張、徐傳】:「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子」是古代對有地位的男性的尊稱,比如孔子、孟子、墨子,這三位先賢原名孔丘、孟軻、墨翟,稱「某子」而不直呼其名,是後世之人表示尊敬,陳壽丟了劉家飯碗,又坐上了曹家和司馬家的餐桌,所以對曹操的大將不敢不表示尊重。

曹魏五子良將和蜀漢五虎大將這兩種說法,在【三國誌】中都能找到依據,比如【三國誌·卷三十六】就把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合為一傳,位在諸葛亮之後,龐統法正之前。

蜀漢五虎大將的排序也有兩個不同版本:【三國誌】為關、張、馬、黃、趙,【三國演義】為關、張、趙、馬、黃,關羽張飛第一第二的座次沒有改變,趙雲和馬超黃忠有時候要互換位置。

因為依據不同,所以五虎大將和五子良將的座次也不太一樣,有人說五子良將之首是於禁而非張遼,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起碼在曹操活著的時候,其他四子張遼、張郃、樂進、徐晃的權威就似乎都不及於禁。

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根據曹操授予五子良將的官爵權柄來給他們重新排一下座次,看看張遼和於禁誰坐頭把交椅。

陳壽排列的五子順序是張遼、樂進、於禁、張郃、徐晃,但是在五子良將中,唯一一個假節鉞的就是排在第三位的於禁:建安二十一年,於禁食邑從一千戶增加到一千二百戶,然後就「遷左將軍,假節鉞,分邑五百戶,封一子列侯。」

於禁假節鉞,不知道他假的是魏王曹操的節鉞還是漢天子劉協的節鉞,但不管怎麽說,假節鉞的左將軍於禁地位都比張遼、張郃、徐晃高,跟同樣食邑一千二百戶、分五百戶封一子為列侯的右將軍樂進平級,但樂進只假節不假黃鉞,所以在權力上略遜於禁一籌。

於禁在率領七軍三萬人馬馳援襄樊之前,表現一直很出眾,他也不像小說寫的那樣,對「先鋒官」龐德極盡打壓之能事,並阻止龐德追殺負傷的龐德——在於禁趕赴襄樊之前,龐德就已經在那裏跟著曹仁一起「平叛」了,質疑龐德的也不是於禁,而是曹仁的手下:「侯音、衛開等以宛叛,德將所領與曹仁共攻拔宛,斬音、開,遂南屯樊,討關羽。樊下諸將以德兄在漢中,頗疑之……後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

於禁沒到襄樊時,那裏的曹軍總指揮是「征南將軍、假節、屯樊、鎮荊州」,漢朝末年,軍職比較混亂,四征將軍的地位未必就比四方將軍低,所以於禁雖然是假節鉞左將軍,但襄樊戰事,還是曹仁有最終決策權,龐德被水淹了,要去找的也不是於禁而是曹仁:「德與麾下將一人,五伯二人,彎弓傅矢,乘小船欲還仁營。」

龐德並沒有受於禁直接指揮,所以龐德被擒斬,黑鍋不能讓於禁來背,於禁之所以沒有被陳壽列為五子良將之首的原因,讀者諸君都知道,那就是晚節不保:「於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禁遂降,惟龐德不屈節而死。太祖聞之,哀嘆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

曹操對於禁很失望,曹丕對於禁也比較刻薄,我們細看史料就會發現,於禁其實是「降而未叛」,並沒有成為關羽的部下,也沒有在關羽的指揮下帶領三萬降卒與曹軍作戰。

不管怎麽說,於禁都沒有龐德那麽硬氣,所以陳壽只把他列在五子良將第三位,排在張遼樂進之後、張郃徐晃之前,這也算一種「中庸之道」。

樂進與於禁同時受封四方將軍並得到一千二百戶食邑,只是在權柄上略遜於禁一籌,這說明在建安二十四年之前,也就是曹操活著的時候,於禁的地位是在樂進之上的。

於禁和樂進受封四方將軍的時候,二張和徐晃並沒有同時普調一級,他們的四方將軍軍職,都是曹丕繼任魏王之後才封的:「文帝即王位,(張遼)轉前將軍,分封兄汎及一子列侯,文帝踐阼(受禪稱帝),封晉陽侯,增邑千戶,並前二千六百戶;以郃為左將軍,進爵都鄉侯,及踐阼,進封鄚侯;以晃為右將軍,進封逯鄉侯,及踐阼,進封楊侯。」

熟悉漢朝官爵制度的讀者諸君都知道,當時曹操進位魏王是不符合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白馬盟約」的,異姓功臣應有的爵位,從高到低是公、縣侯、名號鄉侯(以封地之鄉為名號)、都鄉侯(無封地,享有固定食邑)、名號亭侯、都亭侯、關內侯。

漢朝沒有「都縣侯」,也就是縣侯都有某一縣為封邑,名號鄉侯或都鄉侯立有大功或新君繼位,都有可能晉升縣侯,所以張遼、張郃、徐晃最後都應該是縣侯。

要是只論最後官爵,那麽還是張郃最高——他不但是左將軍,而且還享有「特進」待遇,位次三公,比九卿級別的四方將軍高了半級:「諸侯功德優盛,朝廷所敬異者,賜位特進,在三公下。」

曹操活著的時候,雖然也很欣賞張遼、張郃、徐晃,但是四方將軍名額有限,還輪不到這三位名將:曹丕繼任魏王之前,張遼是都亭侯、征東將軍,張郃是都亭侯、平狄將軍,徐晃是都亭侯、平寇將軍,而於禁則是益壽亭侯、假節鉞左將軍,樂進是廣昌亭侯、假節右將軍。

前面咱們說過,名號亭侯爵位高都亭侯半級,四方將軍之下是四征四鎮四平,東南西北四征四鎮四平之下,才是平狄、平寇、蕩寇、征虜等雜號將軍,也就是說,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未薨逝、劉備未稱帝之前,張遼、張郃、徐晃的軍職,跟蜀漢的無爵位翊軍將軍趙雲、軍師將軍諸葛亮一樣,都沒有漢壽亭侯前將軍關羽、新亭侯右將軍張飛高。

這樣一比較,曹操在世時五子良將官爵權柄的前三名就出來了:第一於禁、第二樂進、第三張遼,張郃徐晃誰的地位高,那得看他們的食邑數量了。

張郃比較長壽,隨著魏明帝曹睿繼位,他的食邑幾乎相當於半個萬戶侯了,而徐晃則比他少一千多戶:「明帝即位,(徐晃)拒吳將諸葛瑾於襄陽。增邑二百,並前三千一百戶;(明帝)詔曰:‘賊亮以巴蜀之眾,當虓虎之師。將軍(張郃)被堅執銳,所向克定,朕甚嘉之。益邑千戶,並前四千三百戶。’」

如果只比最後的食邑,那麽徐晃和張郃之間就差了一個於禁,所以徐晃位列五子良將末位,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如果以建安二十四年為節點,比較曹操手下五位名將的官爵權位,五子良將的排名順序似乎應該是於禁第一、樂進第二、張遼第三、張郃第四、徐晃第五,讀者諸君認為這個排名靠譜嗎?在您看來,張遼和於禁,誰才是五子良將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