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苏联的住房政策,免费为百姓分房子,为何最终推行不通?

2024-01-25历史

在苏联时代,住房问题不再是人们的困扰,因为苏联实行了住房公社制度,每个苏联人都拥有自己的房子,并且这些房子都是免费发放的。

可以说,住房问题在当时完全得到了解决。

尽管赫鲁晓夫楼是免费提供的,但其住房条件并不出色。它们外观如同火柴盒,内部空间拥挤狭窄。然而,这些房子至少让很多苏联人不再为住房问题烦恼。

赫鲁晓夫楼也被称为筒子楼,并在国内得到引用。至今,仍有很多人居住在筒子楼中,这可以说是当年我国尝试解决住房问题的一种途径。

在沙俄时代,俄国城市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仅为4平方米,是列强中最糟糕的居住条件之一。然而,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列宁采取了行动。

除了分配土地给百姓,他还无偿分配了之前没收的资本家房子给工人和其他人居住。这项举措成功地解决了100万民众的住房问题。

由于内战的爆发,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的住宅遭受严重破坏,许多木房子被拆下作为取暖之用。到了1920年,彼得格勒的住宅数量甚至比十月革命前还减少了3.6万套。

这时,解决民众的住房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在此背景下,列宁提出了住房公社制度,这个制度要求无论是否有房子,所有人都必须居住在住房公社里,并与其他居民共享一座房子。

虽然这个制度对富人不公平,但却得到了穷人的广泛支持,使得苏联的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2-3平方米。 然而,到了斯大林时期,苏联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重工业领域,导致住房建设的进度放缓,甚至经常挪用住房建设的资金。

同时,重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工人,因此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使得城市住房供应更加紧张。

赫鲁晓夫曾经居住过的别墅,反映了苏联住房分配不平等的现象。一些富有的人可以享有豪华别墅,然而大多数普通民众只能居住在简陋的公寓中。

二战的残酷让无数人无家可归,为了帮助这些人重建家园,斯大林决定大规模修建集体公寓,并大幅增加建设资金,从原来的15%提高到了63%。

虽然仍有一些豪华住宅被达官贵人占用,但普通苏联人主要居住在平民公寓和列宁时代的筒子楼中。

赫鲁晓夫:解决苏联住房问题的真正英雄 在斯大林时代,苏联的住房问题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然而,赫鲁晓夫看到了苏联建设住宅的困难和瓶颈,他开始尝试使用预制的板住房代替传统的砖头水泥式,这种尝试最终获得了成功。

这一创新不仅得到了斯大林的认可,也为莫斯科兴建了200多万平方米的住宅,使得苏联超额完成了原先的4亿平方米住宅建设计划。

赫鲁晓夫,就是那个真正解决苏联住房问题的英雄。

赫鲁晓夫掌权后,他大力推动建造便利住宅,并解决装配式房屋的问题。他要求建设组全力生产预制墙壁、楼层板和内部隔板,到工地后进行专业分工合作,直接拼装建成。

为了节省资金,他取消了斯大林时代那些无用的建筑元素,规定住宅只有五层,避免了安装电梯和垃圾通道的问题。

这种极简风格的赫鲁晓夫楼受到建筑师们的嘲讽,认为它像火柴盒,没有设计感,全部都是复制粘贴的,是对建筑艺术的亵渎。

赫鲁晓夫楼的内部环境虽然有限,但每一平方米都经过精心规划,充分利用每一平方厘米的空间。所有区域都经过了紧凑设计,虽然面积较小,但在压缩的同时也比列宁时代的筒子楼有了显著的改进。

赫鲁晓夫大力推广快速修建,赫鲁晓夫楼建设速度令人惊叹。苏联空军甚至出动直升机帮助吊装水泥预制板,使得一栋楼的建设周期缩短至一周,短短数月间,苏联各大城市布满赫鲁晓夫楼的影子。

赫鲁晓夫楼建设中,为苏联公民提供了宽敞舒适的居住环境。不仅赠送家具,还有折叠沙发、拉出书桌的柜子、餐柜等便捷设计,让苏联人轻松拎包入住。

这项举措让很多原先居住在棚户区的苏联人开心不已,他们享受到了免费居住的福利。虽然赫鲁晓夫楼外观有些丑陋,但它却让赫鲁晓夫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赫鲁晓夫时期的经典建筑——K-7式住宅楼

赫鲁晓夫楼虽然方便,但在勃列日涅夫时代,为了满足苏联人的住房需求,勃列日涅夫楼应运而生。这些楼比赫鲁晓夫楼更高大、更现代化,提供电梯、中央暖气、集体冷热水和独立阳台等设施,居住环境更舒适。

因此,勃列日涅夫楼被称为苏联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1-464型建筑,也被称为勃列日涅夫大楼。

1-447型虽然成功实现了苏联城市人人有房住的目标,但这背后是苏联财政的大力补贴。当时,苏联每年有45%的财政支出用于补贴工人和农庄,除此之外,还需要维持高额的军费与美国抗衡。

虽然勃列日涅夫时代由于石油销售繁荣,日子过得相当红火,但油价总有下跌的时候,一旦油价下跌,收入下降,补贴的压力仍然存在,这最终导致了苏联的经济危机。

即使苏联已经解体,赫鲁晓夫楼仍在使用。当初计划仅能使用50年的房屋,如今已超过60年。

虽然俄罗斯在1995年大规模拆除了这些楼,但仍有许多赫鲁晓夫楼留存下来,成为当今俄罗斯贫民区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