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看看作家們都是如何寫作的?與正在堅持頭條創作的諸君共勉

2024-03-05文化

記得中學時看過一本書,名叫【燈下白頭人】,書中寫了什麽,已經忘記。唯獨對這個書名,印象深刻。

這不就是千千萬萬堅持寫作人的真實寫照!

寫作是靠什麽,天賦、閱歷、知識?各有各的看法,都有道理。但不管怎樣,要想寫出點成績,一定離不開一點: 堅持,日復一日的堅持。

  • 海明威:在盡可能簡單的環境下寫作,每天早上六點開始寫作,一直寫到中午12點左右。好的作品要進行反復修改。
  • 毛姆:從18歲開始養成了隨身攜帶紙和筆記錄的習慣,這個習慣堅持了50年,積累了15冊筆記。
  • 村上春樹:早上4點起床,工作5到6個小時,然後跑步10公裏或遊泳1500公尺(或兩者都做),然後讀一點書,聽一些音樂。晚上9點睡覺。每天都堅持這個程式,沒有變化。
  • 鄭淵潔:晚上十點睡覺,早上四點起床,寫兩個半小時,每天堅持寫6000字,這樣一堅持就是40年。
  • 在這些作家身上,至少都體現著: 要堅持,積少成多;註重身體,這是根本;先寫出來,再追求完美。

    當然,不是說每一個人都要成為大作家。畢竟這條路很難,多少人窮其一生都難以實作。

    時代不同,寫作的意義早已不同。

    過往,大多作品可能根本就沒有付印得機會。所以一定程度上,寫作是有門檻的,甚至是「文化人」的專屬。

    現在,特別是自媒體時代,只要你能真實地寫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經歷,只要你願意,作品就不會成為「抽屜文學」,就能夠有和大家交流分享的機會。

    假如你已經退休,可貴的是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有的甚至還是某一領域的專家,閑暇時刻,分享出來,能幫助人少走一些彎路,這就是功德;

    如果你是一位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風裏來雨裏去,只是記錄生活的點滴,抒發自己的情感,也同樣有千千萬萬的人,和你過著大致相同日子,和你有著一樣的悲歡,透過文字,彼此相互慰藉,這也是共鳴;

    如果你有專業特長,是某一領域的行家裏手,你的建議甚至可以幫助很多人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難題,這就是貢獻,也是人生意義的一種延伸。

    作家卡夫卡說過一句話: 有了想法就只有自己知道,等於沒想法。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堅持創作下去,都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它不需要華麗的詞語,甚至不需要嚴密的邏輯,關鍵是真誠。真誠無價。

    真誠的創作態度、真實的學習認知、切身的感悟體會,這些在我看來,都勝於寫作技巧百倍。 真誠無價。

    隨著日積月累,自己也會學到更多,認知更多,找到更多的歸屬感。

    那麽堅持創作,就不再是一種磨難,就可能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這一點,經常寫作的人,可能都有體會。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寫作,是風也是雨,只不過這風雨,滋潤的是人生的姹紫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