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當東北一所幼稚園,決定給孩子吃人類最高標準夥食

2023-12-05美食

來源:風味星球

鋥光瓦亮、不失寬敞的廚房裏,大廚帶著黑色衛生手套,把數百只新鮮鮑魚倒入不銹鋼料理台上,身旁四位幫廚一起、繼續利落地翹殼清洗;畫面一轉,廚師們豪邁地從數十只榴槤裏取出金黃的果肉,然後從不銹鋼托盤裏拎起近百根還冒著熱氣的肘子。食材散發的勾人香氣瞬間擊穿了螢幕。

仿佛武俠小說裏的絕世高手,廚師緊接著把手準確地插進肉裏、薅出骨頭,再迅速地連皮帶肉、連抓帶撚,制成肉塊和肉泥,緊接著,肉進一步和胡蘿蔔丁、馬鈴薯塊等配菜匯合,東北特色大盆燉菜誕生了。

烀得軟爛又帶著醬色晶瑩飽滿的肘子,連同鮑魚榴槤燉雞一同端上十米長桌。用「氣勢恢宏」來形容這桌飯菜,絲毫不誇張。

而這一切,只是給一群幼稚園孩子準備的。

這是黑龍江省寧安市榮興幼稚園的一頓「普通」午餐。有多普通呢?普通到肘子在這雷根本不算啥。園長說,最貴的一次,這裏買過1600塊一根的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一頓飯足足買了兩整只。至於日常,叫花雞、烤羊腿、生蠔、鰻魚、阿拉斯加長腳蟹……美人指葡萄、山竹、藍莓來當餐後水果,孩子們也習以為常。

沒錯,這家東北幼稚園裏,盛在不銹鋼盆大鐵鍋裏的,都是成年人垂涎而不得的豪華飲食。

更離譜的是,園長親自出面證實,幼稚園「每個月的管理費是500元,餐費每天16元,包括早中晚三餐和一頓水果,每個月22天總計352元。孩子們每個月的總費用就是852元。」

網友們瞬間躁動了起來。美不美味倒還在其次,這個價格,這個菜量,「東北人太能造了」,網友瘋狂羨慕。

我們聯系采訪了榮興幼稚園的園長孟雪嬌,向孟園長提出了網友們最為關心的問題:「如此烹飪豪華飯菜會不會虧損」?

孟園長有些不好意思:「有時我也控制不住,在吃上花冒了 (東北話,超出預算) ,那我就自己搭一點。」

「沒想到我們幼稚園會因為飲食而火,最開始做菜的視訊只是我們發給家長們看的匯報視訊」。年輕而有幹勁的園長覺得好的飲食不過是一所幼稚園的基本,而她在辦園之初,是希望能為自己偏遠家鄉,爭取到最前沿的科學教育。

● 榮興幼稚園廚師在給小朋友分火腿

榮興幼稚園屬於惠普性民辦幼稚園。自己兩個孩子都就讀於榮興幼稚園的孟園長,長期不惜血本地在餐飲裏投下重金,也是因為她反復深思熟慮的用餐理念裏:「讓孩子們吃好吃飽,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

園區裏接近300名孩子們每天都能變著花樣吃不同的豪華大餐,也是因為園長媽媽孟雪嬌曾在吃飯問題上吃過虧。

小時候,家裏每天給她吃的都是軟爛食物,不是牛奶就是米糊,長期缺少對有韌性肉食的咀嚼。她認為長大後自己的表達能力受到阻礙,很大成因來自童年食物搭配不夠全面和科學,口腔肌肉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因此在創辦幼稚園的時候,除了按照中國學齡兒童膳食寶塔安排飲食,她特別加重了肉食、排骨、牛排等大塊食物的比例,以此讓每個孩子都得到充分的咀嚼訓練。

雖說吃好飯不算什麽黃金教育理念,但做飯,在推崇「菜量定律」的東北,的確是家家戶戶都擺在首位的重要工程。大部份的東北家長都認可孟園長的理念,好好吃飯就是教育本身,而東北定律裏,量大肉多排面好就代表這好吃。別的地方如此吃喝,可能會培養出挑食嘴刁的孩子,但在東北,培養出來的就是排面大。

身為一名東北人,我從小吃的幾乎都是「大鍋飯」。顧名思義,就是要「大」。在東北,一份盒飯吃不飽很正常的,吃兩份也不丟人。看到拎了一兜子連飯帶菜去上學的孩子,路過的大爺大媽甚至會氣沈丹田、聲如洪鐘地稱贊:「這孩子嘴壯。」

看看,能吃才是一個東北孩子最值得被稱贊的事。

榮興幼稚園裏的菜式的豪華,也再次驗證了這個思想。雖然可能從全國範圍來說,東北人對於做菜味道的想象力不算名列前茅,但無論什麽食材,菜量的排面絕對是無出其右的。東北老百姓衡量美食的標準裏,排面,永遠在味道之前。

我曾經把榮興幼稚園的午餐視訊轉給兩波不同的朋友,南方人的反饋基本是「這麽多,吃的了嗎?」而到了東北,朋友的答案統一是,「這下放心了,這園長比親媽還親。」

據孟園長介紹,榮興幼稚園裏五位加起來年紀超過二百歲的大廚,每天以娃娃們都把今天飯菜全部吃完為驕傲。他們會研究網上流行食譜來變著花樣給孩子們做菜,用網友們的話說就是「沒有靈感枯竭期」。

● 榮興幼稚園的抖音號裏,充滿了數不盡的美食

但當被問到怎麽看待國內部份中小學正準備引入預制菜,吃飯將以盒為單位,一人一份標準化時,身為多年資深幼稚園教育工作者的孟園長相信每個園區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她不能給其他園區的飯菜做任何評價。

然而預制菜,這個在疫情期間曾拯救過無數不開夥宅家人的「菜系」,如今因為要成為中小學午餐的主角,進入了一個被人人喊打的命運拐點。

盡管很多成年人其實都在享用著連鎖品牌速食店的「三分鐘上菜戲法」的預制菜帶來的時間便利,甚至忽視了已經吃了幾十年的漢堡、油條都是預制菜的遠親近鄰。但來到東北,那些定量定味的預制菜,除了加熱方便,就跟東北個性毫不相關了。

在東北開啟大眾點評,地道菜館下一定有「量大」這個吸睛關鍵詞。一次帶著親戚的孩子去吃飯,小孩正讀大一。我怕孩子吃不飽,點菜前就問了一嘴服務員「你家盤多大?」服務員回答,「標準盤」。我心存憂慮地點了4道菜,但當老湯幹豆腐上來時,我就放心了——那簡直就是用洗臉盆端上來的。滿滿登登的食物帶來的幸福感,讓我們仨人吃得格外香甜。

預制菜永遠預制不了東北父母「多吃一點,長胖一點」的寄望和關愛。

我另一位朋友是東北當地五年級孩子的家長,當班主任老師按學校的要求,在家長群裏要求統計外包午餐盒的預定數量時,群裏先是沈默,隨後抗議之辭如群蜂飛舞——上學期午餐還是學校食堂做好送到教室,每道菜足足一大桶,現在這樣的訂預制菜,哪怕用微波爐加熱到滾燙,也抵不了食材不夠好的擔憂,更何況,孩子哪裏吃得飽?!

榮興幼稚園的一餐飯之所以誘人,除了食材價格不菲,不可否認另一點就是種類豐富,量大豪放。谷類、蔬菜、水果、薯類、蛋、奶、肉、魚、禽類樣樣俱全,加上幼稚園不會用亂七八糟的「科技與狠活」,保證營養均衡健康。於是排面突破了量大,擴充套件到可選擇的種類多,吃起來毫不扭捏。

只可惜幼稚園年紀的孩子可能還不理解東北大人對排面的要求,榮興幼稚園的孩子們頭一次看到那麽多食物時,也會打怵。但孟園長告訴我們,她和老師們會蹲下身來給挑食的孩子做引導,就是把食物放在嘴裏示範,「寶貝,你試一試,這個味道可好吃了」,「吃了這個,眼睛會變大變亮,會像艾莎公主」…

這些話,在標準統一、份量精致的預制菜面前,終究是說不出口的。如此看來,哪怕預制菜終將進入校園,東北也是最後一個難以攻破的陣地。

豪橫的孟園長在2023年秋季到底倍感壓力。

倒不是被孩子們吃窮了,而是這座牡丹江邊上的四線縣城,去年整個縣新出生的寶寶才幾百名,當地不少幼稚園因此幹不下去了。而能讓榮興幼稚園繼續運轉,孟園長也一直在積極地考慮為未來謀出路。

所以用高標準的美食教育孩子們以健康姿態進入社會,真的可行?

孟園長的大女兒今年上了小學。孟園長問她,小學和幼稚園有什麽區別?孩子想了許久回答,「沒有幼稚園的飯好吃。」

從孩童到成年的某個時刻,我們總要開始接觸社會上各種飲食模式,好好吃飯這四個字,也得是長大成人後、可以坦誠面對自己食欲那一刻,才算真正擁有。「我想吃這個,不想吃那個!」「我要吃一整盤子」是一件需要沈澱和歷練才有價值的表達。成年人誓死保護人類幼崽不要接觸預制菜,也許也不僅僅是吃什麽這麽簡單。

孟園長的一句話很值得回味:「一個人長大後可以說自己在幼稚園有吃美食,能夠擁有那樣美好的感受和回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孩子是成年人對這個世界最後美好的想象,孩子可以胡吃海喝無憂無慮,可以不用擔心「三高」、不用擔心房貸和飯錢,不用擔心麻煩,不用擔心因為吃得多受到指責,更不用擔心自己在別人眼中成為某種代號。

幼稚園的生活,是成人世界的虛擬夢境。成年人非理性地抵制預制菜給到孩子,或許也有希望幼稚園可以實作成人世界實作不了的童話——天真,玩樂,美美地吃上一頓非常奢侈的好飯。東北人的童話盡管有些簡單,但很實在——幼稚園裏的大餐,讓多少東北人熱淚盈眶。

我們都希望這個吃好吃飽的溫暖童話可以保持得更久一點,幼稚園的饕餮,是每位被社會鞭打的成年人的烏托邦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