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寒天一碗糊塗粥

2024-01-03美食

□耿艷菊

天寒地凍的時節,一碗熱氣騰騰的粥最可愛,暖而忘憂。食物的治愈能力在一碗粥中迎面而來,裹挾著春天的陽光、雲朵的輕軟。

中原地區的很多鄉村人家一年四季裏三餐習慣早晚要有粥的,尤其在冬天,不喝粥總覺得不對勁兒,不像一頓飯的樣子。一筐子饅頭、一兩盤菜、幾碗熱粥,是鄉村人家飯桌上千篇一律的飯食,沒有厭煩的時候。

就這樣,我們喝著粥、吃著饅頭長大。離開鄉村,到城市的大繁華中去,那麽多名目繁多的飯食也不過是煙花綻放的熱鬧。站在冬天的寒冷裏,最貼心暖人的還是溫暖過整個少時歲月的粥。

「粥」字的中間是「米」,但在我們老家,粥的食材並不是米,而是面粉、紅薯、花生和各種豆子,一切原材料都來源於自家的田地。鍋竈是泥土和磚壘起的,柴火是收獲莊稼後的稭稈。鍋裏添幾瓢水,切一塊紅薯,放一把泡好的豆子,大火燒開,熬煮一會兒,然後攪半碗面糊倒進鍋裏,用大勺子攪勻,再滾個兩三滾就好了,熱乎乎、香甜甜,簡單味美。

過去,「粥」這樣的名字在鄉下人家的字典裏並不存在,我們的鄉語裏叫它「糊塗」。熬粥叫「打糊塗」,一個「打」字,很形象,樸實而粗糲,是屬於鄉村的語言。

在鎮上工作的人或者稍微有些體面的人叫它「稀飯」,聽著是洋氣了些,仿佛是見過世面的,但似乎不對味。

鄉村的大地上,「糊塗」多親切。去親戚家做客,或是鄰裏間串門,要走的時候,大家都要留一留:「急啥?喝碗糊塗再走吧!」就是要留來人在家裏吃頓家常便飯的意思。

饅頭、菜,配上糊塗,非常完美。就像吃米飯一定要配一碗湯一樣,人的身體才覺得舒適。一邊吃一邊喝,是平衡熱鬧的小日子。

南方稻米、北方小麥,南方人喜歡吃米飯、喝湯,北方人喜歡吃饅頭、喝粥,地域不同、習慣不同,而生活和飲食的內涵是一致的,講究的都是一個平衡得當。

光陰是奇妙的溶劑,南方的米不知何時滲入了我們鄉村人家的生活裏。

記得小時候,只有在每年臘八的時候,大家做臘八飯,才會放多多的米,煮成黏稠的樣子,像粥,也像飯。再買點肉,炒兩個可口的菜,就是過臘八了。

如今,肯安於寂靜、守著泥土的人少了,舊廚房的老鍋竈多半冷清著,鄉村人家煮粥的主要食材也都換成米了,煮粥的用具樣式先進,電飯煲、高壓鍋等,相比過去老鍋老竈打糊塗的方式更省事方便。

不過,老一輩的人依然喜歡說打糊塗。

回老家,見老人們坐在胡同口閑聊曬太陽,和他們打招呼,有時問:「吃過了?吃的什麽飯呀?」

「打的糊塗。」老人們迎著陽光,笑瞇瞇的,真是親切。

母親也常說打糊塗。過年時親人都聚在一起,母親早早起來,總是要問我們「打糊塗好不好」,大家都笑起來:打糊塗,太好了!

打糊塗,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是有故事的詞匯,而我們的孩子這一代就不懂了。也許再過個幾十年,它就與鄉村的炊煙和淳樸一起塵封成泛黃的歷史了。

十來年前,還在戀愛的時候,兩個人在冬天的街上閑逛,冷風裏瑟瑟發抖。街邊一個塑膠布圍成的小攤上亮著燈,紅薯片黑豆糊塗粥在燈光下冒著熱熱的白氣。我們歡喜地要了兩碗,捧在手上,到處是甜蜜在流淌。即使後來愛情在生活裏變得平淡無奇,那樣的情景卻令人知足沈醉。

喜歡「糊塗」這個名字,很像生活。糊塗粥,酸甜麻辣鹹,糊裏糊塗,暖暖的一輩子。過日子,太精明、太計較了,反而容易失去一些珍貴的東西。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套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