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抑郁癥患者突然心情變好,不一定是好事!

2024-07-17健康

看到這個標題,你的腦袋裏是不是冒出一個大大的問號:

抑郁癥的人心情變好,說明病情有好轉,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不排除有這種可能,但患者病情突然「好轉」,還有可能是因為他本身得的並不是抑郁癥,而是雙相情感障礙。

01

雙相情感障礙常被誤診為抑郁癥

得了雙相情感障礙的人,既有抑郁發作的表現,又有躁狂/輕躁狂的表現。

抑郁發作時,患者對什麽事都提不起興趣,有高興的事兒也高興不起來,不願意見人,不愛說話。

躁狂發作時,患者會感覺腦子特別靈光、反應敏捷、聯想豐富,整天興高采烈、精力旺盛、興趣愛好廣泛、自信心爆棚、話多,想多做事、做大事等。

抑郁發作可出現在躁狂發作之前,也可出現在躁狂發作之後,但臨床上以前者更為常見。

有研究顯示,在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中,抑郁發作起病的患者數量是躁狂發作起病患者的10倍。

再加上有些患者在躁狂發作時,癥狀比較輕,或者呈一過性,持續時間很短,這就增加了雙相情感障礙和抑郁癥的鑒別難度。

而由抑郁相轉為躁狂相時,會讓患者及者家屬有「病情好轉」的錯覺。

那麽,將雙相情感障礙誤診為抑郁癥會怎樣?

兩者的治療和預後是不一樣的,如果給雙相情感障礙的患者使用抗抑郁藥,有誘發躁狂的風險,並可能增加發作的頻率,甚至導致快速迴圈發作。

快速迴圈發作是一種特殊的病程形式,是指過去12個月中,至少有4次情感障礙發作,患者甚至可以48小時為一迴圈,兩相間常無明顯的間歇期,常被看做是雙相情感障礙中的惡性病程形式,治療起來頗為棘手。

所以,學會鑒別雙相情感障礙和抑郁癥真的很重要!

如果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目前只是抑郁發作,且過去沒有躁狂/輕躁狂發作,又該如何跟抑郁癥進行區分呢?

如果你的抑郁癥伴有如下特點,那有可能是雙相情感障礙。

發病早

雙相情感障礙Ⅰ型的發病年齡為18.2歲,雙相情感障礙Ⅱ型的發病年齡為22.2歲。

發作性心境不穩

心境波動很大,難以預測的抑郁、焦慮、欣快、煩躁不安、緊張、激越、 易激惹、沖動、憤怒甚至狂暴等病理情緒呈短暫發作,持續數小時或 1-2 天。

抑郁發作伴不典型特征

如食欲亢進、體重增加、睡眠過多,肢體灌鉛樣麻痹,短暫欣快發作,伴精神病性特征,伴各類焦慮癥狀,伴經前期煩躁障礙、癔癥樣煩躁,季節性抑郁發作等。

頻繁抑郁發作

一年內抑郁發作超過 4 次。

抗抑郁藥治療轉相

有研究認為抗抑郁藥治療轉躁的診斷價值為 100%。

有雙相情感障礙家族史

這是雙相情感障礙患病風險的特異性因素。

邊緣型人格障礙

47.7%的雙相障礙患者至少共患一種人格障礙,其中邊緣型人格障礙與雙相情感障礙的關系最為引人註目。

抑郁混合狀態

抑郁發作同時伴某些輕躁狂癥狀,包括易激惹、註意隨境轉移、聯想活躍、活動性增高、言語增多等。

短暫輕躁狂發作

既往曾有躁狂或輕躁狂發作是診斷雙相情感障礙的基本條件。

如果你符合上述情況越多,那是雙相情感障礙的可能性就越大。

02

雙相情感障礙不能等待自愈

部份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病程可呈自限性,輕度發作即便不加治療,也可能在一段時間後自發緩解。

那是不是意味著雙相障礙可以不用治療了呢?

非也,非也!

雙相情感障礙如果不加治療,復發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有數據顯示,在未經治療者中,50%的患者能夠在首次發作後的第一年內自發緩解,其余的在以後的歲月裏緩解的不到1/3,終生復發率達 90%以上。

長期、反復的情感發作,可導致患者人格改變和明顯的社會功能受損。

另外,雙相情感障礙合並精神障礙的患者較多,發作時有近60%的患者有自殺傾向或自殺行為。

因此,一旦確診雙相情感障礙,一定要盡早治療。

那麽,雙相情感障礙該如何治療呢?

目前,雙相情感障礙的治療是以藥物治療(如碳酸鋰、丙戊酸鹽等)為主,心理治療、物理治療等非藥物治療方式為輔。

治療雙相情感障礙也要做到「全病程治療」,如果盲目停藥,有可能會讓我們之前的努力都付諸東流。


最後想告訴大家的是,雖然雙相情感障礙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跌宕起伏,但它並不是一條不可控制的「惡龍」,只要堅持科學、有效治療,我們仍然能像之前一樣擁有幸福生活和成功事業~

參考資料:

[1]周佳男, 劉媛媛, 楊程皓. 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治療的研究進展[J]. 醫學綜述.2021,(9):1770-1774.

[2]張建芳, 魯曉波, 劉海斌. 雙相和單相抑郁障礙患者的臨床特征及心理社會支持治療效果分析[J]. 精神醫學雜誌, 2018, 31(5):3.

[3]劉紫珊, 馬亞榮, 張傑,等. 單相與雙相抑郁障礙患者臨床特征的對照研究[J]. 四川精神衛生, 2018, 31(4):4.

[4]宮鵬, 張濟鵬, 畢見好. 雙相情感障礙復發的危險因素[J]. 國際精神病學雜誌, 2021, 48(2):3.

[5]於欣,方貽儒等. 中國雙相障礙防治指南(第二版)[M].北京: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