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柳葉刀:中國「飲食殺手」不是油和糖,致死率前三的吃法,要改了

2024-07-27養生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句俗語生動地描繪了食物在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在追求口腹之欲的同時,可能忽略了飲食習慣對健康的深遠影響。

致死率前三的飲食習慣

【柳葉刀】雜誌在2019年4月釋出了一項開創性的研究,這項涵蓋195個國家和地區、跨越近30年的研究首次全面評估了全球飲食結構對死亡率和疾病負擔的影響。

令人震驚的是,研究發現中國的不良飲食習慣,竟然導致的死亡率和疾病發生率高於許多已開發國家,包括美國。

研究揭示,飲食習慣是死亡原因中的重要一環,特別是在中國,由於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死亡率尤為突出。

具體來說,高鈉飲食、雜糧攝入不足和水果攝入不足是中國飲食中的三大致命問題。

據統計,僅2017年一年,高鈉飲食導致的死亡人數達到300萬,雜糧攝入不足和水果攝入不足分別導致300萬和200萬人死亡。

這一研究強調了改善飲食習慣對於提升公共健康的重要性。具體而言,減少食鹽攝入、增加雜糧和水果的攝入是改善健康狀況的關鍵。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每日鹽攝入量不應超過6克,而【柳葉刀】建議將這一標準進一步降低至3克左右。

不良飲食習慣的背後

中國的飲食文化經過千年沈澱與演變,已經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風味和飲食哲學。

對於中國人而言,食物遠超過簡單的味蕾享受,它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是生活態度的一種體現。

然而,在社會飛速發展、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今天,我們的飲食習慣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

中國飲食文化的獨特魅力源於其多樣性和豐富性。不同地域的飲食風格各具特色:北方以醬香濃郁見長,南方則以清淡甘鮮著稱,西部風味辣而四溢,東部則以鮮美細膩為主。

這種多樣性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普遍的問題——高鹽飲食的普及。

研究顯示,中國居民的日均食鹽攝入量高達10.5克,這一數位遠遠超出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日不超過5克的標準。

過量的食鹽攝入不僅增加了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風險,也反映出現代人對於傳統調味方式的依賴程度。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便捷的加工食品逐漸成為了忙碌都市人的首選。這類食品以其易保存、口感佳和制作便捷的特點,滿足了現代人對效率的追求。

這種便利的背後,隱藏著健康的隱患。加工食品中往往含有較多的反式脂肪酸和添加劑,長期攝入這些成分可能會增加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在面對這些現代飲食習慣所帶來的挑戰時,我們需要重新審視並調整我們的飲食結構。減少食鹽攝入,不僅是對個人健康負責,也是對家庭幸福的投資。

同時,我們也應該盡量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入,轉而選擇新鮮的食材,自己動手烹飪健康美食。

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們不僅能夠保障飲食健康,還能夠享受烹飪過程中的樂趣,促進家庭成員間的情感交流。

營養不均衡與慢性疾病

在我們的飲食中,高鹽的攝入量是高血壓發病的重要推手,而高血壓又直接關聯到心腦血管疾病的增加風險。

這種情況在現代社會尤為常見,人們在追求口感和方便快捷的同時,往往忽略了食鹽攝入量的控制,從而使得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隨之增加。

同樣,低谷物和少水果的飲食模式也引起了健康專家的關註。這種飲食習慣會導致纖維素攝入不足,與腸癌風險的提高有直接聯系。

纖維素,這種大多來源於植物的非消化性多糖,一直以來都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

它透過促進腸道蠕動、幫助形成便便、調節血糖水平胡降低膽固醇等方式,為維持身體健康做出了貢獻。

更重要的是,纖維素能夠促進有益菌群的生長,增強腸道的防禦功能,從而保護腸道免受有害物質的侵襲。

遺憾的是,在今天這個便捷食品泛濫的時代,高脂、高糖、低纖維的飲食模式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的日常。

這不僅導致了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高發,也使得腸道健康問題日益嚴重。

腸道一旦失去了纖維素的守護,就會變得異常脆弱,容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侵襲,導致腸道炎癥甚至是腸癌的發生。

研究表明,長期缺乏纖維素的飲食習慣是腸癌發病的重要風險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飲食中過多的精制糖和油脂攝入,也是現代人需要警惕的問題。這種不均衡的飲食模式與2型糖尿病發病率的上升,有著密切的關聯。

過量的糖和油脂不僅會導致體重增加,還會幹擾身體的血糖管理機制,從而增加了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糖和油脂的過量攝入會直接導致體重增加,這是因為它們都是高能量的食物來源。當攝入的能量超出身體實際需要時,多余的能量便會轉化為脂肪儲存於體內,從而引發體重的上升。

而肥胖,特別是腹部肥胖,已被公認為2型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這種由過量的糖和油脂攝入導致的體重增加,為糖尿病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過量的糖和油脂攝入還會幹擾身體的血糖管理機制。正常情況下,身體透過分泌胰島素來調節血糖水平,維持血糖的穩定。

然而,長期的高糖飲食會導致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也就是所謂的胰島素抵抗。一旦出現胰島素抵抗,血糖便難以有效控制,進而增加了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

此外,高脂肪飲食同樣會影響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加劇胰島素抵抗的程度。

面對這些飲食帶來的挑戰,采取全面均衡的飲食策略是預防慢性病的關鍵。一個健康的飲食模式應該包含豐富的全谷物、充足的新鮮水果和蔬菜、適量的蛋白質以及健康的脂肪來源。

這種飲食習慣不僅能夠為身體提供必需的營養素,還能促進腸道健康,維持血糖水平的穩定,控制體重和血壓,進而有效降低慢性病的發生風險。

為了進一步促進公眾的營養健康與慢性病預防,遵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最佳化飲食結構顯得尤為重要。

減少高鹽、高油、高糖食品的攝入,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在飲食中的比例,同時結合適量的身體活動。

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將構建一個更加健康的生活環境,從根本上降低慢性病的整體風險。

社會經濟

社會經濟因素,在塑造個人和家庭的飲食選擇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些因素不僅決定了人們能夠獲得哪些型別的食物,還影響了他們對健康飲食認知的深度和廣度。

在這個復雜的互動過程中,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和地理位置共同作用,形成了不同社會群體在飲食習慣上的差異。

收入水平對飲食選擇有著直接且顯著的影響。經濟條件較優越的家庭更有可能獲取到高品質的食物,如新鮮的水果、蔬菜和有機食品。

這些食物通常含有更高的營養價值,有助於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相比之下,低收入家庭在飲食選擇上往往受限於經濟因素,更多地依賴於價格較低的高熱量和低營養價值的食品。

這種情況不僅降低了他們的營養攝入水平,還可能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教育程度也是塑造飲食習慣的關鍵因素。通常,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個體對健康飲食的重要性有更深的理解,並且更可能采取健康的飲食習慣。

他們能夠更好地辨識營養豐富的食品,並作出更有益健康的食物選擇。反之,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群可能因缺乏相關知識而難以做出有利於健康的飲食決策。

地區差異進一步加劇了飲食習慣的不平等。城市居民通常享有更廣泛的食品選擇,並且更容易接觸到多樣化的食品來源。

而農村地區的居民,特別是在偏遠地區,可能因資源有限而難以獲得全谷物和新鮮水果。這種差異不僅限制了他們的飲食多樣性,也影響了整體的營養攝入水平。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政策制定者和社群組織共同努力,透過提高健康食品的可獲得性和可負擔性來改善低收入家庭和農村地區居民的飲食習慣。

參考資料如下:

【1】20%中國人死於吃錯飯!【柳葉刀】釋出全球吃飯報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常見慢性病膳食營養幹預進展與思考——陸軍軍醫大學學報

【3】膳食不平衡成慢性病發生誘因 膳食營養與生活方式有待改進——中國消費者報

【4】健康飲食——世界衛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