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註」,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健康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文案丨譚醫生健康科普
編輯丨譚醫生健康科普
"你最近是不是經常大量出汗?"李醫生問道。小夥子點點頭:"是啊,天氣熱,我又愛運動,每天都是大汗淋漓的。"李醫生點點頭:"你平時補充水分都喝些什麽?""白開水啊,我聽說運動後多喝水對身體好。"。李醫生輕輕搖了搖頭:"看來問題就出在這裏了。你可能患上了缺鉀癥。"
小夥子一臉茫然:"缺鉀?我不是一直在補充水分嗎?怎麽會缺鉀呢?"
李醫生笑了笑,說道:"很多人都有這個誤區。其實,大量出汗後只喝白開水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會流失水分,還會流失大量的電解質,尤其是鉀離子。如果不及時補充,就可能導致缺鉀。"
小夥子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那我該怎麽辦呢?"李醫生拍了拍小夥子的肩膀:"別著急,我來給你詳細解釋一下什麽是缺鉀,以及我們該如何預防和應對。"
缺鉀,全名叫做低鉀血癥,是指血液中鉀離子濃度低於正常水平的狀態。鉀是人體必需的電解質之一,對維持正常的神經和肌肉功能至關重要。當體內鉀含量不足時,就會出現一系列癥狀,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李醫生耐心地向小夥子解釋道:"人體內的鉀主要存在於細胞內,只有很小一部份存在於血液中。正常人的血鉀濃度在3.5-5.5mmol/L之間。當血鉀濃度低於3.5mmol/L時,就被診斷為低鉀血癥。"
小夥子聽得認真,不禁問道:"那缺鉀會有哪些表現呢?"
李醫生豎起手指,一一列舉:
1. 肌肉無力:這是最常見的癥狀之一。缺鉀會影響肌肉的正常收縮,導致全身乏力,尤其是四肢無力。
2. 心律不整:鉀離子對心臟的正常跳動至關重要。缺鉀可能會導致心悸、心跳加快或不規則。
3. 便秘:腸道平滑肌功能受到影響,可能會導致腸蠕動減弱,引起便秘。
4. 多尿:缺鉀會影響腎臟的濃縮尿液能力,導致頻繁排尿。
5. 精神萎靡:大腦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可能會出現註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癥狀。
6. 肌肉痙攣:嚴重缺鉀時可能會出現肌肉抽搐或痙攣。
7. 血壓升高:鉀離子對調節血壓很重要,缺鉀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
小夥子聽完,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天哪,原來缺鉀這麽可怕!那為什麽愛出汗的人更容易缺鉀呢?"
李醫生解釋道:"汗液中含有大量的電解質,包括鉀、鈉、氯等。當我們大量出汗時,這些電解質就會隨之流失。如果只補充水分而不補充電解質,就會導致體內電解質濃度降低,尤其是鉀離子。"
小夥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那除了出汗,還有哪些情況容易導致缺鉀呢?"
李醫生耐心地解釋道:
1. 腹瀉或嘔吐:嚴重的腹瀉或嘔吐會導致體內大量電解質流失,包括鉀離子。
2. 利尿劑使用:某些利尿劑會增加尿液中鉀的排出,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缺鉀。
3. 腎臟疾病:某些腎臟疾病會影響鉀的重吸收,導致鉀流失過多。
4. 某些藥物:如某些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等,可能會影響體內鉀的平衡。
5. 飲食不當:長期低鉀飲食也可能導致缺鉀。
6. 酗酒:長期大量飲酒會影響腎臟對鉀的重吸收,增加鉀的流失。
7. 某些內分泌疾病: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會導致鉀的排出增加。
小夥子聽完,不禁感嘆:"沒想到缺鉀的原因這麽多!那我們平時該如何預防缺鉀呢?"
李醫生微笑著說:"預防缺鉀其實並不難,關鍵是要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1. 合理補充電解質:運動後或大量出汗時,不要只喝白開水,可以選擇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或自制鹽糖水。
2. 食用富含鉀的食物:如香蕉、馬鈴薯、西紅柿、菠菜、橙子等。適當增加這些食物的攝入可以幫助預防缺鉀。
3. 控制飲酒:過量飲酒會加速鉀的流失,應該適度飲酒或戒酒。
4. 定期體檢:透過血液檢查可以及時發現電解質失衡的問題。
5. 合理用藥:如果正在服用可能影響鉀平衡的藥物,應該遵醫囑定期監測血鉀水平。
6. 註意補充鎂:鎂有助於鉀在體內的保留和利用,適當補充鎂也有助於預防缺鉀。
7. 保持水分平衡:既不要脫水,也不要過度飲水,保持適度的水分攝入。
小夥子聽完,若有所思地說:"醫生,那如果已經出現缺鉀癥狀,該怎麽辦呢?"
李醫生嚴肅地說:"如果懷疑自己缺鉀,最好及時就醫,進行血液電解質檢查。根據缺鉀的程度,醫生會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輕度缺鉀:可以透過口服補鉀來糾正。可以選擇鉀鹽制劑或含鉀高的食物。
中度缺鉀:可能需要靜脈補鉀。這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因為補鉀過快可能會引起心律不整。
嚴重缺鉀:需要住院治療,在密切監護下進行靜脈補鉀。同時還需要找出並治療導致缺鉀的原因。
李醫生特別強調:"補鉀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可擅自服用鉀劑,過量補鉀可能會導致高鉀血癥,同樣危險。"
小夥子聽完,感激地說:"謝謝您,李醫生。我現在終於明白為什麽只喝白開水是不夠的了。我以後一定會更加註意飲食和運動後的補充。"
多年的臨床經驗讓李醫生深深體會到,很多看似簡單的健康問題,背後其實蘊含著復雜的生理機制。而作為一名醫生,他的職責是治療疾病,更重要的是幫助人們預防疾病,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
李醫生暗下決心,以後要多花些時間來普及這些看似簡單卻又至關重要的健康知識。他相信,只有讓更多人了解自己的身體,懂得如何科學地保護自己的健康,我們的社會才能真正健康起來。
陽光漸漸變得明媚,李醫生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今天的這番解釋也許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始,但只要堅持不懈,終有一天,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健康的守護者。而這,正是他作為一名醫生最大的心願。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咨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註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
參考文獻:
[1]劉酉華,李曉爽.夏季出汗多,要防低鉀血癥[J].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24,(06):27.